一、根据速度因素dn值选择
在机械工程领域,TIMKEN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中的关键部件。轴承的正常运转对于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润滑剂的选择则是确保轴承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根据速度因素dn值来选择润滑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dn值在轴承的运行参数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里的d代表轴承的内径,单位是毫米(mm),而n代表轴承的转速,单位是转每分钟(r/min)。dn值实际上间接反映了轴承的圆周速度。这个圆周速度的概念对于理解轴承的工作状态非常关键。当轴承在高速旋转时,其内部的各个部件之间会产生复杂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的速度与dn值密切相关。
当dn值为(1.5 - 2)×10⁵时,通常选用润滑油较好。这一结论是基于大量的实验和实际应用经验得出的。在这个dn值范围内,轴承内部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由于转速和内径的综合影响,轴承内部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较快。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能就能够发挥出优势。润滑油可以迅速地填充到轴承内部的各个间隙中,在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连续的润滑膜。这层润滑膜能够有效地减少摩擦,防止金属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磨损。同时,润滑油还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由于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热量,润滑油可以将这些热量带走,防止轴承因为过热而损坏。如果在这个dn值范围内使用润滑脂,可能会因为润滑脂的流动性较差,无法及时补充到需要润滑的部位,而且散热反响也不如润滑油,从而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行。
二、从润滑脂特性角度考虑
(一)防锈性能
在工业环境中,TIMKEN轴承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生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许多设备运行的环境可能存在湿度、水分或者其他腐蚀性物质,因此用于TIMKEN轴承内的油脂必须具有防锈反响。这一要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防锈剂在油脂中的作用是阻止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防止生锈。而且,这里特别强调防锈剂需不溶于水。这是因为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水分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防锈剂溶于水,当轴承接触到水分时,防锈剂就会随着水分流失,从而失去防锈的功能。例如,在一些潮湿的车间环境中,或者在户外设备中,经常会有露水、雨水等水分接触到轴承。如果使用了含有可溶于水的防锈剂的油脂,轴承很容易生锈。生锈后的轴承表面会变得粗糙,增加摩擦力,并且会进一步破坏轴承的结构完整性,导致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二)机械稳定性
在TIMKEN轴承的运行过程中,润滑脂的机械稳定性是一个关键因素。机械加工过程中,轴承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此时润滑脂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油脂在机械加工时会变软从而导致泄露,这是因为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压力等因素会影响油脂的内部结构。
正常运行时,油脂会由轴承座甩到轴承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油脂的机械稳定性不够,就会出现问题。由于轴承的持续运转,油脂会不断地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如果油脂的机械稳定性不足,运转过程中会使油脂的皂的结构产生机械性崩解。这种崩解就像是一个链条中的环节被破坏一样,会导致整个油脂的结构被破坏。一旦油脂的结构被破坏,它就无法再发挥正常的润滑作用。例如,在一些高速运转的设备中,轴承每分钟可能要旋转数千转,这种高转速下产生的离心力和摩擦力对油脂的机械稳定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油脂无法承受这种考验,就会出现油脂分解,进而影响轴承的润滑反响,较终可能导致轴承因为缺乏足够的润滑而损坏。
(三)油封相关
油封在TIMKEN轴承的保护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是保护TIMKEN轴承和润滑剂免受外来污染的屏障。在轴承运转过程中,周围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杂物和湿气。这些杂物可能是微小的金属颗粒、灰尘,也可能是其他的杂质。湿气则可能来自于空气湿度、水分蒸发或者其他潮湿源。
不论杂物或湿气都不能渗入轴承内,以防造成对其破坏。如果杂物进入轴承内部,它们会在轴承的滚动部件之间产生磨损,就像沙子进入了精密的机械结构中一样,会加速轴承的磨损。湿气进入轴承内部则可能导致生锈,如前面提到的,生锈会较重影响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油封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轴承能否在一个相对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运行。例如,在一些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如铸造车间或者矿山设备中,周围空气中充满了灰尘和金属碎屑,如果油封出现问题,这些杂质就会很容易进入轴承内部,从而对轴承造成较重的损害。
(四)避免混合油脂
在TIMKEN轴承的维护和保养过程中,油脂的使用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特别是避免混合油脂。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面临油脂混用的情况,但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不要把不能相容的油脂混用,如果两种不相容的油脂混用,通常其稠度会变软。这是因为不同的油脂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这些成分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理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油脂的整体性质。例如,一种油脂可能含有某种特殊的添加剂,而另一种油脂中的成分可能会与这种添加剂发生反应,导致油脂的稠度发生变化。
当油脂的稠度变软后,可能会因油脂容易流失而造成轴承的损坏。因为变软后的油脂无法在轴承内部保持良好的附着性和填充性,它可能会从轴承的缝隙中流出,使得轴承内部的润滑不足。如果不知道TIMKEN轴承原先使用的是哪一种润滑脂,则必须先有效清除轴承内外的旧油脂,方可添加新油脂。这是为了确保新添加的油脂能够在一个纯净的环境中发挥作用,避免与残留的旧油脂发生不良反应。有效清除旧油脂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和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来溶解旧油脂,然后再用干净的布或者刷子将轴承内外擦拭干净,确保没有旧油脂的残留。
三、考虑油膜厚度相关因素
轴承润滑剂在TIMKEN轴承的正常运行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用途。它能够起到分离接触表面的作用,这一点在轴承的工作原理中非常关键。轴承内部的滚道、滚子等部件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着相对运动,润滑剂就像一层保护膜一样,将这些接触表面分隔开来,避免它们直接相互摩擦。
减少摩擦是润滑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没有润滑剂的情况下,金属部件之间的直接摩擦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这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还会导致部件的磨损加剧。而润滑剂能够在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低摩擦系数的油膜,大大降低了摩擦力。在油润滑时,润滑剂还具有散热的用途。由于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会因为摩擦等原因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润滑油通过自身的流动,将热量从高温区域带到低温区域,然后通过散热装置(如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在脂润滑时,润滑剂除了减少摩擦和散热外,还可防止灰尘入侵。因为润滑脂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密封性,能够阻挡灰尘等杂质进入轴承内部。
这些用途的实现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滚道(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原理)和挡边/滚子大端面的油膜厚度。油膜厚度的概念在理解轴承润滑机制中具有核心地位。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油膜厚度与轴承性能有关,油膜厚度取决于速度、负荷、润滑剂粘度以及压力与粘度之间的关系等工作条件。
速度对油膜厚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当轴承的转速较高时,由于离心力等因素的作用,润滑油会被更快地甩到接触表面上,从而形成较厚的油膜。但是,过高的速度也可能会导致油膜不稳定,容易出现油膜破裂的情况。负荷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较大的负荷会使接触表面之间的压力增大,这会挤压油膜,使得油膜厚度变薄。如果油膜厚度过薄,就无法有效地分隔接触表面,容易导致金属部件直接接触,增加摩擦和磨损。
润滑剂粘度也在油膜厚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粘度较高的润滑剂在接触表面之间能够形成较厚的油膜,但是粘度太高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流动性差,在低温环境下可能无法及时填充到需要润滑的部位。压力与粘度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当压力增大时,润滑剂的粘度通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影响油膜厚度。例如,在一些高压的工作环境下,润滑剂的粘度可能会增加,从而影响油膜的形成和稳定性。因此,在选择TIMKEN轴承的润滑剂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能够形成合适厚度的油膜,从而实现轴承的良好润滑和正常运行。
Contact: 王经理
Phone: 134-7244-0356
E-mail: 2068473883@qq.com
Add: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809弄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