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TIMKEN轴承安装技巧和要点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一)清洗相关部件

在工业设备的运转中,TIMKEN轴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润滑方式和应用场景的TIMKEN轴承,清洗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在那些采用润滑油润滑的TIMKEN轴承中,如果是用于精密仪器或者高速运转设备的,清洁程度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这些设备对轴承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此时,必须要用洁净的油洗净轴承,其目的是除去涂在轴承上的防锈剂。防锈剂虽然在轴承储存期间起到了防止生锈的作用,但如果在安装时不清除,就可能会混入润滑油中,影响润滑油的性能,进而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

而对于已封入润滑脂的TIMKEN轴承,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其内部已经填充了合适的润滑脂,这种润滑脂在生产过程中是经过标准调配的,并且在密封的环境下能够较好地保护轴承部件。所以,这类轴承不需要清洗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不仅节省了安装前的准备时间,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可能对轴承带来的损害。

另外,在即将安装前才打开TIMKEN轴承包装也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现代工业环境中,空气中充满了各种灰尘、杂质颗粒。如果过早打开包装,这些污染物就很容易进入轴承内部。一旦进入,即使是微小的尘埃颗粒,在轴承运转时也可能会对轴承的滚动体、保持架等部件造成磨损,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导致轴承提前失效,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检查相关零件

在安装TIMKEN轴承之前,对关连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进行检查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在机械制造和设备装配领域,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TIMKEN轴承而言,它与轴、轴承座孔等部件之间有着特定的配合关系。如果关连部件的尺寸出现偏差,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轴承安装困难,或者在安装后无法正常运转。

例如,若轴的直径比设计尺寸稍大,而轴承内圈的内径是按照标准尺寸制造的,那么在安装时就可能会出现无法安装或者强行安装导致轴承内圈变形的情况。这种变形会破坏轴承内圈与滚动体之间的精密配合,使滚动体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增加摩擦和磨损,从而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同样,关连部件的精加工情况也对轴承的安装和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表面过于粗糙,那么在轴承运转过程中,就会增加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的摩擦阻力。这不仅会使轴承发热,影响其正常的润滑反响,还可能导致轴承外圈磨损加剧,进而影响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安装技巧

(一)一般安装方法

1. 压力机压入法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当涉及到TIMKEN轴承的安装时,压力机压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安装方法,尤其适用于特定的配合情况。当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而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这种方法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在轴上是一个需要标准操作的过程。首先,要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如铜或软钢)做的装配套管。这一装配套管的作用不可小觑,它能够有效地分散压力机施加的压力,防止在压装过程中对轴承内圈造成损伤。如果直接用压力机对轴承内圈施加压力,由于压力集中在局部区域,很容易使内圈出现变形或者产生微小的裂纹。这些微小的缺陷在轴承运行时会逐渐扩大,较终导致轴承的损坏。

并且,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压力机着力点偏离轴的中心,就会产生侧向力。侧向力会使轴承在压装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轴承与轴的配合不均匀。不均匀的配合会使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载荷,一方面会加速轴承内部部件的磨损,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轴的弯曲变形,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轴承成功压装在轴上之后,接下来要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小心操作,要确保轴与轴承座孔的相对位置较准无误,避免在装入过程中出现碰撞或者卡滞现象。

2. 热装法

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应用场景中,例如大型机械装备或者高精度设备中,TIMKEN轴承与轴之间的配合过盈往往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热装法就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安装方法。

热装法的原理是基于热胀冷缩。首先,要将轴承放在自动控温的空气加热炉或油炉中加热。这里对加热温度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在120以下。这是因为TIMKEN轴承的材料特性和内部结构决定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

对于装有尼龙保持架的TIMKEN轴承而言,它能够在 -40 - 120下长期连续稳定工作,在150时工作不应该超过4小时,短暂温度峰值可达180。如果加热温度超过120,就可能会对尼龙保持架造成损害。尼龙保持架在轴承中起着分隔滚动体、保持滚动体均匀分布的重要作用。一旦尼龙保持架受到热损伤,它的结构强度会降低,在轴承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或者破裂。这会导致滚动体失去正常的运动轨迹,相互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进而使整个轴承无法正常工作。

将加热后的轴承进行安装时,由于轴承受热膨胀,内圈内径增大,使得轴承能够更容易地套在轴上。这种安装方法不仅能够确保轴承与轴之间的紧密配合,而且还能避免因过盈配合而采用强力安装可能对轴承造成的损伤。在实际操作中,要较准把握加热后的安装时机,一旦轴承从加热设备中取出,就要迅速进行安装操作,以防止轴承在冷却过程中内径缩小,导致安装困难。

(二)特殊情况安装

在机械装配领域,TIMKEN轴承的安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其中,圆锥孔轴承安装(圆柱轴情况)就是一种特殊情况。这种情况下,采用的是用退卸套和螺钉(或紧定套和螺母)进行安装。

圆锥孔轴承与圆柱轴的配合方式相对复杂。退卸套和紧定套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过渡和连接作用。退卸套是一种可以方便拆卸的套环,它的外径与圆锥孔轴承的内孔相匹配,内径则与圆柱轴相配合。通过螺钉将退卸套固定在圆柱轴上,能够确保圆锥孔轴承在轴上的较准安装位置,并实现一定程度的紧配合。

而紧定套和螺母的组合也有着类似的功能。紧定套的一端与圆锥孔轴承的内孔配合,另一端通过螺母拧紧在圆柱轴上。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会对紧定套产生轴向的拉力,使紧定套在圆锥孔轴承的内孔中产生径向的胀紧力,从而将圆锥孔轴承牢固地安装在圆柱轴上。这种安装方法需要标准控制螺钉或螺母的拧紧力矩,拧紧力矩过大可能会导致退卸套或紧定套变形,进而影响轴承的安装精度和运行性能;拧紧力矩过小则可能会使轴承在轴上安装不牢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

三、安装要点

(一)操作注意事项

1. 避免直接敲击

在TIMKEN轴承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避免直接锤击轴承圈、保持架、滚动体或密封件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轴承是一个精密的机械部件,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着严格的设计要求和精密的制造工艺。

例如,轴承的滚动体通常是经过高精度研磨的球体或滚子,它们的表面光洁度和形状精度都极高。如果直接用锤子敲击滚动体,哪怕是很小的敲击力,也可能会在滚动体表面留下凹痕或者划痕。这些微小的损伤会破坏滚动体的表面精度,在轴承运转过程中,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就会发生变化,不再均匀分布。这会导致局部接触应力过大,加速滚动体和内圈、外圈的磨损,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同样,对于保持架而言,它是用来分隔滚动体并引导滚动体运动的部件。保持架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其结构相对较脆弱。直接的敲击力很容易使保持架发生变形或者破裂。一旦保持架损坏,滚动体就会失去正常的运动轨迹,相互之间可能会发生碰撞和摩擦,这不仅会使轴承产生异常的噪音和振动,还可能导致整个轴承的失效。

当配合过盈较大需要拆卸紧配合的TIMKEN轴承时,如果采用敲击法,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操作的细节。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要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在轴承下部加垫块,然后用手锤轻轻敲击。这种操作方式的目的是将敲击力通过铜棒或软金属材料均匀地传递到轴承内圈上,同时利用垫块来支撑轴承,防止在敲击过程中轴承发生偏移或者掉落。

2. 使用合适工具

在对TIMKEN轴承进行安装、拆卸或维护操作时,必须使用恰当的操作工具,这是确保轴承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保护。

在工业生产中,每个操作工具都有其特定的设计用途。如果以现有的工具代替专门用于轴承操作的工具,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使用不合适的扳手拧紧轴承上的螺母时,可能会因为扳手的开口尺寸与螺母不完全匹配,导致螺母的六角棱边被损坏。这不仅会影响螺母的正常拆卸和安装,还可能使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动,进而影响整个轴承的紧固状态。

对于一些需要标准操作的工具,如轴承安装时使用的装配套管,如果使用自制的或者不标准的替代品,可能无法较准地对轴承施加压力,导致轴承安装不均匀或者内圈受到损伤。另外,在拆卸轴承时,如果没有使用专用的拉拔工具,而是采用一些简易的工具强行拆卸,很可能会对轴承的各个部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3. 防止锈蚀

在操作TIMKEN轴承时,防止锈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业环境中,人的手上往往会带有汗液。汗液中含有盐分和水分等成分,这些成分对于金属材质的TIMKEN轴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腐蚀因素。

当手接触到轴承时,汗液会残留在轴承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气和湿度的作用下,汗液中的盐分和水分会与轴承的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锈。铁锈的存在会破坏轴承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增加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而且,铁锈还会逐渐向轴承内部蔓延,腐蚀轴承的内部部件,如滚动体、保持架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操作人员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轴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较好尽量带上手套。手套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手上的汗液、污垢等直接接触到轴承。同时,在轴承储存和安装环境中,也要注意控制湿度,避免轴承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发现轴承表面有轻微的锈迹,要及时采取除锈措施,如使用专门的除锈剂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安装或使用。

(二)其他要点

1. 保持清洁

在TIMKEN轴承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清洁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工业生产环境中,即使是看似干净的空间,实际上也充满了各种微小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虽然用肉眼难以察觉,但它们对于精密的TIMKEN轴承来说却是潜在的威胁。

当尘埃颗粒进入轴承内部时,它们会在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这种摩擦与正常的工作摩擦不同,它是一种不规则的、带有研磨性的摩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摩擦会逐渐磨损轴承的表面,降低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高速运转的设备中,轴承内部的滚动体以极高的速度旋转。如果有尘埃颗粒夹杂在其中,滚动体每一次与尘埃颗粒的碰撞都会产生微小的磨损。这些微小的磨损积累起来,就会使轴承的间隙增大,导致轴承的振动和噪音增加,较重时甚至会使轴承卡死,无法正常运转。

因此,无论是在轴承的储存、安装还是使用过程中,都要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在储存时,要将轴承放在密封的包装或容器中,防止灰尘进入。在安装现场,要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有灰尘落入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防止灰尘等杂质侵入轴承。

2. 避免强烈冲击

在TIMKEN轴承的使用过程中,避免给予轴承强烈冲击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轴承承担着支撑旋转部件和传递载荷的重要任务。如果突然给予轴承强烈的冲击,例如设备在启动或停止过程中由于突然的加速或减速,或者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的碰撞等情况,都会对轴承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强烈的冲击会使轴承的各个部件受到瞬间的巨大作用力。对于轴承的滚动体来说,强烈冲击可能会在其表面造成伤痕及压痕。这些伤痕和压痕会改变滚动体的表面形状,影响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的接触状态。在后续的运转过程中,不均匀的接触会导致局部应力过大,加速滚动体和内圈、外圈的磨损。

在较重的情况下,强烈冲击可能会使轴承的部件产生裂缝甚至断裂。例如,轴承的外圈如果受到强烈的径向冲击,可能会在其圆周方向上出现裂缝。一旦出现裂缝,轴承的结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无法再正常承载载荷,这将直接导致整个设备的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造成安适事故。因此,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维护过程中,都要采取措施避免给予轴承强烈的冲击。